ENGLISH
博导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博导 > 正文

田夏彪 博导

发布时间:2019-08-26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 来源:   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



基本信息

姓名:田夏彪


职称:教授


学位:教育学博士


电话:


电子邮箱:tianxiabiao@163.com


研究方向:

民族教育管理与区域发展规划;

民族教育发展战略规划


学习工作经历

2002.07-2004.08 在大理学院任教,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;

2004.09-2007.07 在云南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,获教育学硕士学位;

2007.07-2008.08 在大理大学任教,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;

2008.09-2011.07 在西南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,获民族教育学博士学位;

2011.07-至今    在大理大学教师任教,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。

研究项目

 

1.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滇西北乡村治理与社会教育力培育研究,2020-9-7,在研,主持;

2.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白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共生共谐”机制研究,2015年-2019年,主持;

3. 部委级项目,大理白族文化认同“复合基因”的教育传承机制研究,2014年2017年,主持;

4. 省哲学/社科基金,家校共育中微信群有效运用的策略探究,2019-09-29,在研,主持;

5. 省教育厅科研立项,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教育交往的文化认同功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,2012年-2014年,主持;

6. 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,“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价值构建研究,5万,结项,2011年-2014年,主持。

代表性成果

获奖:

2020.10 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

 

论文:

1. 田夏彪.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社会教育力[J].中国民族教育,2021(10):18.

2. 田夏彪.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价值定位及路向审思[J].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1,47(04):142-150+229-230.

3. 田夏彪.文化·人性·实践:新时代教育发展路向探思[J].内蒙古社会科学,2020,41(06):189-195.

4. 田夏彪. 情理共谐:学校教育实践的审美路向[N]. 中国社会科学报,2020-07-20(005).

5. 田夏彪.“五力”共育:新时代乡村治理的路向选择[J].贵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1,39(01):85-91+123.

6. 田夏彪.分离与融通:学校“教”“育”“学”关系审视[J].山西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9,46(02):103-108.

7. 田夏彪.教育何以把人培养好?[J].内蒙古社会科学(汉文版),2018,39(02):166-171.

7. 田夏彪.人性·文化·制度:教育实践的“三边”关系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17,37(34):3-7.

8. 田夏彪.生命能力·多元知识·实践交往——关于教育之学如何培养人的审思[J].中国教育科学,2017(03):123-143+122+228.

9. 田夏彪.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认同向心力[J].教育文化论坛,2017,9(05):1-5.

10. 田夏彪.文化成事与道德成人——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理[J].山西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44(05):17-22.

11. 田夏彪.农村教育扶贫开发究竟是什么?[J].内蒙古社会科学(汉文版),2017,38(04):178-183.

 

专著

1. 田夏彪,多元一体: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,九州出版社[M],2014-02-01.

2. .田夏彪,民族文化认同“复合基因”的教育传承机制——以大理白族为个案,新华出版社[M],2015-03-01.

3. 田夏彪,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共生共谐”机制研究:以大理白族为个案[M],江西人民出版社,2015.03.01.

 

上一条:沈俊鑫 博导
下一条:可星 博导